從核說起 - 真相來自專業
Questions
Tags
Users
Badges
All Questions
Newest
Active
Unanswered
Frequent
More
Score
View
Card
Compact
葉宗洸 國立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兼原科院院長
1
•
asked Jul 31
台灣高度依賴火力發電(超過八成),除了不環保,還有哪些具體危害?
主要有兩大危害:國家安全與經濟衝擊。 國家安全風險 (國安問題):台灣97%能源依賴進口,若未來天然氣發電占比高達50%,但安全儲量僅有7-11天。只要兩個颱風連續來襲,運氣船無法靠港,台灣就會缺氣、缺電,這對國家安全是巨大風險。 經濟與產業衝擊:過度依賴火力發電會導致「電力排放係數」過高。未來國際貿易(如歐盟)會針對產品的碳排放課徵「碳稅」。若台灣的電不夠「乾淨」,出口產業將面臨制裁或高額稅率,嚴重影響經濟與產業競爭力。高科技產業(如竹科)對此都非常擔心。 空氣汙染:重啟老...
空氣汙染
國安
火力發電
0
votes
1
answers
14
views
葉宗洸 國立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兼原科院院長
1
•
asked Jul 31
台灣真的不缺電嗎?
實際情況非常緊張,政府說法有誤導性。 備轉容量率數據有陷阱:政府宣稱白天備轉容量率大於10%,但那是因為中午太陽光電發電量高。真正關鍵的是黃昏太陽下山後,備轉容量率曾低到7%,在核三2號機停轉後(貢獻約3%),可能只剩4%,此時只要一部大型機組跳機,就有全島大停電風險。 偷偷重啟老舊機組:葉教授出示證據指出,台電在備轉容量率宣稱高達21%的日子(如4月22日),卻偷偷重啟了已除役或無操作許可的老舊燃煤機組(如興達、大林電廠),這證明實際供電非常吃緊,否則在高備轉容量下根本無需...
缺電
0
votes
2
answers
29
views
葉宗洸 國立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兼原科院院長
1
•
asked Jul 31
如果發生像日本福島一樣的大地震或大海嘯,核三廠安全嗎?
台灣的核電廠比福島當時更安全,有更周全的準備。 有「斷然處置措施」:台灣的核電廠多了一道「斷然處置措施」。一旦發生緊急事故,廠長可在1小時內下令灌注海水,犧牲電廠以確保核子事故不發生、民眾不需疏散。福島事故主因之一就是救援決策下達太晚(拖了7小時)。 耐震設計標準高:以核四為例,其耐震設計標準(廠房可承受1.34G)遠高於雙北地區所有建築物的耐震標準。若真發生超大地震,該擔心的是民宅,而不是核電廠。 乾貯設施經實戰考驗: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內的乾式貯存設施,在經歷大地震與海嘯後...
核四
福島
0
votes
4
answers
32
views
葉宗洸 國立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兼原科院院長
1
•
asked Jul 31
核能發電真的比其他能源便宜嗎?它的成本是如何計算的?
是的,核能是便宜的電力來源。 低發電成本:葉教授在討論核四重啟時曾引用數據,認為花費500億內讓兩部機組完成,是「一個最便宜的電廠」。 避免碳稅成本:核能發電不排碳,可以大幅降低台灣整體的「電力排放係數」。在全球課徵碳稅的趨勢下,使用核能可以避免未來台灣出口產品被課徵高額碳稅,這也是一種成本節省。 [1 2]
便宜
電力排放係數
核能
0
votes
4
answers
34
views
葉宗洸 國立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兼原科院院長
1
•
asked Jul 31
為何要優先延役「核三」,而不是啟用核四或發展新的SMR(小型模組化反應爐)?
因為核三延役是「最快、最直接、最可行」的解決方案。 核三延役最快:核三廠仍在運轉中,直接申請延役,程序最單純。延役計畫書早已寫好,只要政府同意,送交原能會審查即可。 重啟核一/核二較費時:核一、核二已停機一段時間,重啟前需要進行安檢與測試,核一約需2~3年,核二約需2年,雖然用過燃料池已滿,但核一廠室外乾貯設施已在2025年5月1日啟用,已陸續將用過燃料池之燃料,用乾貯的方式貯存,目前核一廠室外乾貯設施已放置5箱(截自2025年8月1日),核二廠室外乾貯設施已動工,預計202...
延役核三
延役
0
votes
4
answers
64
views
前核四廠長 王伯輝
1
•
asked Jul 28
我們該如何看待核能的「風險」?
應以「科學」和「管理程序」看待,而非恐懼。 核能風險是可控的: 透過嚴謹程序管理:台灣核電廠每年都進行「核安演習」,確保人員熟悉各種意外的處置流程。 透過優越設計防範:核電廠的耐震設計標準極高,遠超民用建築。而「斷然處置」等機制,是為了在極端情況下也能控制風險。 目標是無需疏散:所有安全措施的最終目的,是「確保核子事故不會發生,確保我的人民不需要去疏散」。 [1]
風險
核安
0
votes
6
answers
33
views
前核四廠長 王伯輝
1
•
asked Jul 28
台灣的核燃料與核廢料處理是否受制於國外?
是的,高度受美國影響。 燃料採購受制於美:台灣採購核燃料,必須透過美國,無法自行採購。 境外處置需美國點頭:若要將用過核燃料送到第三國進行最終處置(境外處置),也必須得到美國的同意。該接收國必須是美國認可的國家。 國際監督:國際原子能總署(IAEA)在台灣每座核電廠都裝有監視攝影機,進行遠端監控。
能源自主
核燃料
0
votes
2
answers
34
views
李敏 國立清華大學特聘教授(以核養綠公投領銜人)
1
•
asked Jul 28
缺電是發電問題還是電網問題?
絕對是發電問題。 你沒有電,你光有電網有什麼用?電網是輸電的,電網不會產生電力。台灣的輸電網相對完整,核心問題是發電量不足。
缺電
0
votes
3
answers
14
views
李敏 國立清華大學特聘教授(以核養綠公投領銜人)
1
•
asked Jul 28
政府的能源政策規劃,存在哪些問題或矛盾?
脫離現實: 政府的再生能源目標(如2025年20%)我認為「根本做不到」,是「騙人」的。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在目前的規劃下是「鏡花水月」。 可調控電力不足: 過度偏重無法隨時調度的再生能源,而燃煤、燃氣、核能等可調控電力卻沒有實質增加,導致供電不穩。 過度依賴天然氣: 如1-2所述,這帶來了能源安全、價格波動與基礎設施(如三接)的巨大壓力。 政治凌駕專業: 能源政策被意識形態和政治利益綁架,而非基於科學和國家長遠發展的考量。
天然氣
再生能源
能源政策
0
votes
2
answers
11
views
哥大電力公司創辦人 Alex 趙博士
1
•
asked Jul 28
核廢料放誰家?
1.按照法規,發電核廢料應先在各核電廠冷卻池冷卻後再移到乾貯桶中,保存在各核電廠的廠區內,之後再看中央集中處置或最終處置。現在在三座核電廠內都有低階與高階核廢,低階核廢自1996年以後就沒有運往蘭嶼,而是放在各核電廠與核研所中,至今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受到傷害。某些台電離職員工宣稱被輻射物傷害,經查證後都是謠傳。 2.目前規劃是先把乾貯的高階核廢在40年後集中進行中期貯存,並建造高階核廢的最終處置場封存。個人認為也不是不能讓各核電廠的乾貯場延長使用執照,畢竟有國外案例可循。 3....
核能
0
votes
0
answers
100
views
Prev
Prev
2
3
4
5
6
(current)
Hot Questions
應走向「能源正義」,推動公民參與發電,是否可取代核電?
核電廠需要用很多水冷卻,會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?
核三是40年前的設計,老舊機組是否存在安全風險?
台灣能源政策是否陷入核能與天然氣的錯誤二選一?
核電廠啟動慢,難以彈性調度,是否不符現代電網需求?
重啟核三廠成本極高?(如美國Diablo Canyon、Vogtle等案例),不如投資新建的再生能源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