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能究竟是科學還是政治?

Viewed 24

本質是「選票與奪權」,而非技術問題。

  1. 奪權工具: 他直言「非核家園是民進黨奪權的工具」,與台獨並列為兩大神主牌,透過操作民眾對核能的恐懼來獲取政治利益。
  2. 利益團體: 反對核能延役與重啟,背後有龐大的再生能源(特別是光電)利益團體在運作。若核能上路,對光電的需求就會降低,損及其利益。
  3. 政治操作實例:
    • 國民黨與民進黨人物都曾為了政治利益而反對核能,他表示「一樣看不起」。
    • 2018公投通過後,執政黨以不作為的方式使其失效。
    • 核二廠的延役報告早已完成,但被經濟部(政治高層)卡關,不准送交核安會審查。
    • 他認為賴清德總統本人不反核(從其用童子賢、李遠哲等人可見端倪),但受制於黨內基本教義派與利益團體的壓力而無法表態。
1 Answers

因為「非核家園」已成為特定政黨的「神主牌」,凌駕於科學和專業之上。

  1. 選舉考量:過去8年為了選舉,政府多次凍漲民生電價,將成本壓力全部轉嫁給台電,導致鉅額虧損。

  2. 意識形態治國:將核能議題從科學問題變成信仰問題,不容討論。即使「非核家園」曾被宣傳為全民共識,但現在已有6-7成民眾支持核能,政府依然不願改變。

  3. 利益輸送:廢核創造出的電力缺口,為綠能及儲能產業帶來龐大利潤,合理懷疑這是在「圖利綠電」。因為扶值綠電政府給了超額利潤造成更多綠能弊案,這些年我們看到太多案例(台南88槍擊案就是利益龐大的證明),統計到2024年已有136件綠能弊案,金額超過百億。

1

2

3

Relat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