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發生像日本福島一樣的大地震或大海嘯,核三廠安全嗎?

Viewed 32

台灣的核電廠比福島當時更安全,有更周全的準備。

  1. 有「斷然處置措施」:台灣的核電廠多了一道「斷然處置措施」。一旦發生緊急事故,廠長可在1小時內下令灌注海水,犧牲電廠以確保核子事故不發生、民眾不需疏散。福島事故主因之一就是救援決策下達太晚(拖了7小時)。

  2. 耐震設計標準高:以核四為例,其耐震設計標準(廠房可承受1.34G)遠高於雙北地區所有建築物的耐震標準。若真發生超大地震,該擔心的是民宅,而不是核電廠。

  3. 乾貯設施經實戰考驗: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內的乾式貯存設施,在經歷大地震與海嘯後,經檢查發現所有用過燃料與儲存桶「完好如初」,證明其安全性極高。

1

2

3

4 Answers

安全,台灣的核電廠設計遠優於福島。

  1. 地理位置與地質優勢:台灣的四個核能廠址都位於地質最穩定的岩盤上,是地震影響最小的區域。東海岸有馬里亞納海溝,能有效吸收、減弱海嘯的能量。
  2. 優越的防災設計:
  • 生水池 (Fresh Water Pool):台灣的核電廠上方設有巨大的淡水池(核四有4.5萬噸),可在斷電時依靠重力注水冷卻反應爐,這是福島沒有的關鍵救命設計。他引述一位總統候選人去福島考察後,當地人也承認若有此設計就不會發生事故。
  • 防海嘯設施:核四廠的標高比福島高,距離海岸線更遠,且面海側是厚實的牆壁,而非福島的鐵捲門。核四的防水匣門更是採用潛艦等級的設計。
  1. 福島事故是人禍:他再三強調,福島事故的根本原因是「官僚體系」延誤了6小時的黃金救援時間,不敢下令注水,是人為因素導致災難擴大,而非設計本身必然的結果。

台灣核電廠的設計與後續強化,已能應對此類風險。

  1. 耐震係數更高:台灣核電廠的耐震係數在311後已全面提升(核三提升至0.72G),高於原設計標準。

  2. 地理條件不同:台灣不會發生像日本規模9的地震,且廠址地勢較高。海嘯方面也已加裝水密門等設施。

  3. 備用安全措施:台灣已發展出獨特的「斷然處置」程序,即使在完全斷水斷電的極端情況下,也能利用高處水池等方式進行冷卻,避免爐心熔毀。

【出來打球啊04】台灣該不該用核能?前核電廠長來直球對決啊! ft.中華民國核能學會-林文昌廠長

興達、大林機組爆偷開?台灣現缺電危機?8/23核三公投…重啟核能有望?ft.林文昌|黃光芹-中午來開匯【CNEWS】2025/7/2 1200

核三廠的設計已將這些極端情況考慮進去,安全性極高。
● 抗震能力: 建於堅固岩盤上,能大幅吸收震波。其耐震係數已提升至1.3G(1.384g by 核能棒),遠超台灣歷史上任何地震的強度。
● 防海嘯設計: 廠區位於海拔15公尺高的山坡上,距離海岸線300公尺,並設有18公尺高的防海嘯牆,足以抵禦數千年一遇等級的巨大海嘯。
● 多重安全機制: 擁有多層次的「被動安全系統」和「斷然處置措施」,即使在斷電、無人為干預下,也能自動冷卻、洩壓,避免爐心熔毀。
台灣核電廠的緊急發電機也不是放在地下室,而放在高處,不會被海水泡壞。
台灣也有斷然處置措施的訓練,電廠有需要就可在一小時內廢爐。
台灣的核三廠也設有生水池、圍阻體、被動安全系統等,基本很難造成五級以上的核災,目前只有發生過廠內事故,連災害都不算。

安全。
福島事故是「人禍」,是東京電力輕忽防海嘯設計規範且應變失當所致,並非核能技術本身的問題。他舉例,離震央更近、海嘯更高的女川電廠就安然無恙。
針對台灣:

  1. 設計標準: 台灣核電廠有恰當的防震、防海嘯設計。
  2. 地理條件: 台灣的地理環境(斷層與陸地角度)不會產生如日本那樣巨大的海嘯。
  3. 斷然處置: 311事故後,台電已擬定並獲國際認可的「斷然處置措施」,必要時可犧牲電廠經濟價值,以防止輻射外洩。
Related